
都知道要在赛前阶段进行专项高强度练习,那么在这个时期,围绕这一训练的关键点是什么?
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训练核心:就是在高强度下的训练状态下,优先保持技术的稳定性。

当我们更多的关注于负荷强度与间歇时间的时候,运动员为了完成教练员设置的目标成绩,往往会在体能不足的后程加速阶段,依靠提升划频和减少呼吸的策略,来激活运动潜能,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成绩。
依据一组常规的混合泳高强度训练数据,我们可以初步了解,这是一堂相当艰苦的专项训练课。为提高专项强度的完成质量,这位选手在整体训练的过程中,心率的比值出现9次的高峰值状态。
但是,我们也看到,在每次的高峰值结束后,心率的下行峰值也随之出现,进一步说明,就是在训练过程中,教练员对负荷强度的精准把控能力,通过不同的间歇策略变化,持续将选手的训练负荷水平,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线上。

这位教练可以做到连续多次的推高选手的负荷水平。那么,他是如何操控训练的?通过这堂训练课的基础信息反馈,我们就能初步探知端倪。
4600米,用时2:16.42,就这么一点运动量,居然用了这么长时间来完成,是不是效率太低了?
其实,大约有40%的时间,会被用来做专项高强度后的补充与恢复。精准一点来讲,进行了呼吸调整和肌肉缓解。

为配合中后期的混合泳专项强度训练,在初期技术分解的准备阶段,这位选手的训练负荷就进入到150跳/分的心率值。
为什么要这么早开始调动负荷强度状态,循序渐进的将强度慢慢拉高不是更好吗?
赛前训练的需求和选手的特点,决定了在她的专项强度训练中,需要采用这种优先激活的训练策略。

根据选手的比赛项目(200混合泳)和目标期待,对于这种对高乳酸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,赛前阶段的技术状态与训练强度一定是牢牢绑定的。
那么,在初始的技术训练阶段,身体位置的稳定性与呼吸节奏的建立,都将通过一定的负荷强度来激活。

为更有效的将基础技术与快速训练进行整合,在技术训练阶段,需要不断提醒选手,关注已知的错误习惯和需要完善的技术。
诸如,水下滑行深度、出水距离、出水后的第一次划水效果,这些对于混合泳比赛成绩有影响的因素,都要在技术训练过程中,通过一定的强度要求做适应准备。
在专项强度训练前,能够有充分的准备,将技术状态稳定好,这堂训练课也就成功了一半。剩下的就是如何将高质量的技术状态,持续的通过专项强度练习保持好。

根据这份训练计划模型,在最后的两个训练单元,做了针对性的微调,将自由泳和混合泳的负荷强度做了针对性的优化。
特别是原计划的3×300米混合泳的拉伸游,调整为3×200米混合泳的高强度重复游,这是根据比赛项目需要,做的对于调整。

3×200米混合泳的心率变化为162次/分→162次/分→222次/分,当选手在完成最后一个强度训练时,良好的技术状态帮助她进入到一个从未触及的强度阈值(虽然是手动采集心率,会有一定的误差值),但能够在最后阶段,将身体状态做充分的调动,说明了这堂训练的高质量完成水准。
同时,我们需要重视一个间歇恢复的训练细节,当进入下一个高强度训练单元前,先进行一次基础心率的采集,将有助于我们教练员真实的掌握选手的身体恢复水平,同时也让选手了解自己身体的最佳恢复水平,这将是持续推升训练负荷强度的体能基础。

结合上述训练课的完成细节,未来在赛前训练阶段,我们首先要根据训练计划的强度要求和技术质量,做对应的训练时长的延伸,确保高质量的完成专项强度训练课。
当多次有效的进行高质量的专项强度训练课后,我们会发现选手的技术状态与专项游速的稳定状态,将协调一致,这将为后期的比赛发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

URSOT游泳运动训练系统,现已收录本套训练教案,欢迎游泳教练员、游泳爱好者、运动员下载,用于训练参考。
URSOT游泳运动训练系统,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使用,手机端、平板端均可使用!
www.ursot.com 使用说明与介绍,全自动调用在线训练计划,将我们的训练工作与技术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,让我们的抛砖引玉之举,得到更多游泳同行的扶持与推进。

在使用URSOT游泳运动训练系统的训练计划时,如有遇到训练细节问题,可通过illiamswim@williamswim.com联系。同时欢迎更多的教练员、游泳队、选手、家长朋友,加入URSOT游泳运动训练APP的资源序列,为有需要的游泳同行,提供更详实、多元化的训练参考。
为避免训练观点不同而引发争议,微信不设游泳训练交流群,敬请谅解!
项目合作微信:williamswim